10月30日下午,学术英语教学部召开本科教学质量月活动——“AI赋能学术英语课程建设”主题线上研讨会。会议由教学部主任曾丹主持,学术英语教学部全体教师参加,集体探讨分享数智赋能教学实践与科研探索的经验与思考。

会议照片一
围绕数智赋能教学的主题,老师们各抒己见,积极发言。杨贝老师结合访学经历,从国际视角介绍了国外学界对AI的不同态度。她指出,英国学者普遍对AI持审慎态度,更关注其潜在风险、伦理问题及不可复制性等学术挑战。与之相比,中国学界对AI应用展现出更高的热情和探索力度。王润梅老师分享了她在教学与日常工作中利用ChatGPT进行作文修改、素材积累和课堂设计的实践。她认为,AI工具能有效减轻教师工作量、提高教学效率,但同时应引导学生理性使用,防止依赖与抄袭。刘会英老师结合自己作为大学教学督导的经验,谈到AI在课堂教学与教学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他介绍了批改网、雨课堂、对分易等多种教学平台在作业批改、课堂互动与考勤管理中的优势与不足,并强调AI应当成为教师教学的有力辅助,而非替代。

会议照片二
苏春老师分享了AI在教材编写和课堂互动中的实践经验。她提到,通过雨课堂的AI功能,教师能够高效收集作业与课堂反馈,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同时,她也提醒教师在鼓励学生使用AI的同时,要保持评估与监督机制,确保学习的真实性与有效性。曹琳琳老师展示了自己在教学设计中利用AI工具进行文本修改与发布随堂练习的案例,展现了在技术应用上的创新与灵活性。李刚老师分享了使用Deepseek引导学生产出观点、改编例句的实操案例与课堂应用。周静老师介绍了自己使用AI工具辅助开发课堂活动、引导课堂互动、辅助教学总结的实践。邹青老师和李春琳老师探讨了利用AI工具促进学生语言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并生成个性化学习资源的体会,同时也指出学生一味依赖AI可能影响其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正确使用AI工具。
整场研讨活动内容丰富、气氛热烈,既有技术层面的操作经验分享,也有教学伦理与教育本质的深入思考。与会教师将以严谨开放的精神进一步探索数智驱动教学模式转型,努力开辟高等教育新形态,做到以智助学、以智助教、以智助管、以智助研。
(初审:李敏嘉 复审:刘之远 终审:骆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