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化研究中心举办“诗歌语言的力量”主题学术沙龙
撰稿人:齐佳敏 时间:2025年03月28日 点击:
2025年3月27日下午,我院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在大学城校区办公楼235室成功举办"诗歌语言的力量"主题学术沙龙。本次活动特邀我院徐翠华教授担任主讲,为青年教工与学生分享其多年来的狄金森诗歌研究成果。
徐翠华以发表在A&HCI期刊ANQ最新一期上的学术论文“Emily Dickinson’s Warning of the Power of Words in ‘A Man may make a Remark’”(https://doi.org/10.1080/0895769X.2025.2476578)为例,详细讲解了论文从撰写、修改到投稿的全过程。她强调,在学术投稿过程中要准确理解审稿意见,有针对性地修改论文内容,精心润色语言表达,并保持与编辑的及时沟通。该论文通过对狄金森诗歌手稿中词语选择的细致分析,揭示了词汇间的微妙差异及其潜在意义,进而探讨了狄金森的诗学理念与个性表达。徐教授的研究在前人基础上,对诗歌的内在结构、意义和主张提出了创新性解读,展现了中国学者的独特视角。

徐翠华教授经验分享
在互动环节,徐教授分享了其研究心得:通过翻译狄金森诗歌培养文字敏感度,在翻译实践中深化对诗歌内涵的理解;同时保持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对话,确保研究的前沿性。活动尾声,徐教授还展示了人工智能生成的诗歌音乐,让与会师生切身感受到传统文学研究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可能,启发了大家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教学科研的新思路。

学术沙龙活动合影
整场活动学术氛围浓厚,师生互动热烈。这场充满诗意的思想对话,既为青年学者点燃研究薪火,亦为徐老师的教研生涯献上温暖的学术致意。
徐翠华教授简介:从事美国诗人狄金森作品的翻译与研究十余年,2015-2016年参加中美富布赖特研究学者项目。译著《我重今生:狄金森致鲁特书信集》(201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研究论文发表于Emily Dickinson Journal,The Explicator,ANQ以及《外国文学研究》等AHCI与CSSCI检索期刊上。主持完成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项目一项,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学科共建项目一项。
(初审:李敏嘉 复审:刘之远 终审:骆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