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道德教育协会(Association for Moral Education)第51届年会在芬兰坦佩雷圆满举行。本届年会吸引了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的270余名学者参与,共同探讨道德教育领域的前沿议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张倩、刘建金、朱苑苑三位教师受邀参会,并分别发表专题研究报告,展示了学院在教师教育、道德教育与师生关系研究方面的学术影响力。


三位教师在参会现场
张倩老师发表了题为“Powerless Educators’ Helpless Choice: Ethical Dilemmas Experienced by Teacher Candidates in Secondary Education Practicum in Urban China”的报告。研究基于中国城市中学教育实习场景,通过分析94名实习教师(师范生)的396篇即时日志和40次访谈,揭示了实习教师在权力关系中的伦理困境。研究发现,实习教师常陷入“无权教育者”“无偿劳动者”“隐形竞争者”和“尴尬协调者”四类角色困境。张倩提出,需通过优化实习制度设计、完善评价体系,并推动多方协作,以缓解师范生的实践困境。


张倩老师分享研究成果并与国际学者共同探讨
刘建金老师以“Chinese Emerging Adults’ Valuing of Family Care Labor”为题,分享了一项关于大学生对家庭照顾及家务劳动的理解的研究。通过对268名本科生课堂讨论与反思文本的主题分析,发现大学生对care价值的理解呈现出多样性,甚至矛盾性:部分学生认为“care是应获报酬的技能劳动”,另一部分则强调“care的情感无价性”,亦有观点认为“care不应经济补偿”。研究呼吁通过教育干预,引导青年群体认识care的重要价值,包括对个人福祉的重要性。


刘建金老师分享研究成果并与国际学者共同探讨
朱苑苑老师以题为“Respect Matters in conveying Caring”分享了我国教育强国背景下师生关系的范式转型研究。该研究基于尊重视角,采用质性个案研究方法,探究了优秀大学教师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的尊重实践。研究揭示了大学教师有效表达尊重学生的认知图式,行为表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提供了兼具理论前瞻和实践操作的中国师生关系转型方案。

朱苑苑老师分享研究成果并与国际学者共同探讨
此次参会彰显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在教师教育、道德发展与师生关系研究领域的学术活力。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国际合作,推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全球教育发展贡献智慧。
(初审:李敏嘉 复审:刘之远 终审:骆银花)